一、标准编号及标准名称
GB/T 45231—2025《智能床》
二、标准制定背景
智能床是通过人机交互、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以及处置调整或其他智能化技术,实现床体形态和功能控制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卧具。
近年来,家具智能化成为消费热点,其不仅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助于改善健康状况。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睡眠障碍及其引发的身心疾病问题愈发突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床产品,通过持续监测用户睡眠周期与睡眠事件,并在关键时间点实施干预,实现智能睡眠,这对提升睡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当下,智能床等健康科技产品,也将有助于解决医疗、养老等综合性社会问题 。
当前,市面上智能床产品的生产,主要由传统家具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以及专门化生产智能床的企业主导,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智能床的功能通常涵盖用户生命体征数据的采集监测、存储传输,以及床品各类部件的调节与控制等智能化功能。尽管市场上智能床的智能功能繁多,但在支撑智能功能实现的性能或效能,以及性能或效能的稳定性方面,缺乏统一规范标准;在智能床智能化程度的认定上,也缺乏统一规范。这导致市场上智能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使得真正致力于智能床技术研发与质量提升的生产厂商,无法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而且,用户在选择真正能满足自身智能化需求的智能床产品时,缺乏通用的标准参考依据,这不利于以智能床为代表的睡眠经济市场合理、有序地发展。
三、标准主要内容
标准主要内容规定了智能床产品的分类、要求、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对于智能床,首先在尺寸和外观方面,要求其必须契合家具产品中床和床垫的相关尺寸与外观标准,以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需求。其次,鉴于智能床配备折叠、升降等部件,为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部件,对智能床产品的结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折叠、升降、操作力以及锐利边缘等方面。第三,依据家具的常规使用需求,对智能床的表面理化性能予以规定,其中包括耐磨、耐腐蚀、起毛起球等项目。第四,智能床作为带电的家具产品,标准对其电器部件的电器安全以及电磁兼容性能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第五,针对智能床的智能化功能,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涉及一般要求、噪声、电热、信息安全、数据采集、处置、调整、交互等功能性项目。最后,考虑到产品的使用耐久需求,对智能床的力学稳定性和耐久性进行了规定。
四、标准实施意义
智能床国家标准的制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其一,为智能床智能化程度的划分提供统一的标准依据,使智能床的智能化水平得以明确界定。其二,为有着不同程度智能化需求的消费者,在选购智能床产品时提供直接的标准参考。这能有效减少因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带来的额外交易成本,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三,为智能床智能化功能与性能的提升,指引规范且有序的发展方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以智能床为代表的智能睡眠行业健康、持续发展,还能开辟全新的产业赛道,有力促进传统家具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