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我院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迅速集结奔赴抗疫一线,“疫”往无前守初心,“疫”不容辞担使命,积极展现“光荣的市场监管人”风采,让党旗在“疫”线高高飘扬。
为支援一线抗疫工作,我院电子电器家用电器质量检验所蔡向明毫不犹豫地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安顿好家里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两个孩子后,第一时间到浦江镇报到,经过核酸样本采集和转运培训后,于4月28日正式上岗。根据要求所有组员需统一住宿,分早中晚三个班次分组开展工作,蔡向明主动承担晚班工作,早在下午就做好准备穿上防护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核酸样本大筛工作的特点是样本量大、时间紧急且情况复杂,高峰时一天的核酸样本接近三十万份,还会遇到大筛后追阳、抗原阳性复核、特殊人群样本以及数量不匹配等各种情况,需要非常细致、耐心以及科学地安排工作。每天工作时,他都会细心地清点每一份样本,做好分类,到完成最后一批样本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长时间没有喝水,也不能按时吃上晚饭,但他心里特别踏实,“只要每个人把工作做实做细,相信疫情会迅速得到控制,我们也能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有时候,由于消毒药水或雨水的侵蚀样品外标签变得模糊不清,需要把大包装中的每一管样品都拿出来重新扫码,会花费大量时间,但他和队友还是有条不紊地去完成。大量时间都是半蹲着干活儿,一个班次下来腰酸背疼,大家开玩笑说都不用去健身房了。
自小区开始封控起,作为一对党员夫妻,我院电子电器家用电器质量检验所施竹雨与计量检测所林顾骅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加入社区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除每天参与物资和抗原的搬运分发、核酸检测秩序维持外,林顾骅还主动担任楼组长,在居民和居委、志愿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成为志愿者、担任楼组长至今已有一个月了,林顾骅与施竹雨互相支持,主动了解楼栋内的居民情况,将居民的困难上报给居委,帮助困难居民争取物资。同时自己也向有困难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赠与短缺的食品等生活物资。为了及时高效传递防疫信息,他们还建立了邻里信息共享微信群。每次抗原、物资发放或团购物资抵达的时候,两人都是提前清点并送到每一户的家门口,等全部发放完毕后在群里通知大家,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接触,又不打扰大家,做法得到了邻里的一致好评。就是这样,微信群也成为大家沟通的桥梁,第一时间将上级安排和小区整体状况进行双向传递,同时,协调防疫各项安排以及整理自发团购信息。
我院轻工与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所李冰在小区三月中旬封控后,第一时间到居委报到做志愿者,进入到任务繁重的快递运输工作组,负责小区17栋约200户居民快递的集中接收、消毒配送,每天连续工作八小时以上,确保了小区内最后一百米的快递运输安全畅通,大大保证了居民的生活便利。4月18日,接到下沉支援抗疫一线的通知后,他再次前往居委报到,认领了“五彩邻里先锋”的抗原核酸检测辅助岗,作为年轻党员,他勇挑重担,主动承担数量最多且无电梯楼栋的抗原责任。每次分发抗原时,先带着物资爬到五楼,自上而下挨家挨户发放,待五栋全部完成后,再重新爬楼收集结果上报居委,还要帮助年龄大的老年人完成自测,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每天忙下来,喉咙是沙哑的、防护服是湿透的,这些工作见证了他的辛劳和汗水。 尽管家里的女儿只有八个多月,在此期间因为病毒性感冒连续发热,需要家人24小时照顾,但李冰的爱人全力支持他做志愿者。李冰参加抗疫志愿活动的决心从没动摇,小区居民隔窗竖起的大拇指让他忘记疲惫、甘之如饴。
3月13日一大早,我院食品化学品质量检验所胡成国收到所在嘉中社区通知,需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原计划去单位加班的他,为了兼顾工作和核酸检测,早上7点多便赶到单位以最快速度完成工作后又赶紧返回小区。回到小区发现队伍大排长龙,还有好几百人没有完成检测,作为社区在职党员“红色同心圆”的一员,他立刻报名参加社区防疫志愿服务,穿上防护服,开始了工作。从这以后,每次居委需要志愿者的时候,他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帮助扫码、维护秩序、发放物资,一次都没落下。4月份以来,胡成国作为社区第六片区志愿者负责人,带领志愿者们一起协助核酸检测、生活垃圾倾倒、物资分发等工作,他还号召组建了小区巡逻队和物资配送队,协助居委规范小区团购。在这段时间里,他几乎每天都是早上六点半左右就到居委报到,开始一天琐碎繁杂的工作,每天工作近6小时,有时发完物资已经是深夜了。为了防疫保供物资应急检测的需要,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在得到居委会的同意后,立刻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每天吃住在单位,还利用一技之长帮助同事们改善伙食,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有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任何困难都难不住、压不垮英雄的上海人民,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